轉季容易病,出現頭痛、咽喉痛、流鼻水、咳嗽等徵狀,中醫教按摩不同穴位,有助紓緩。
⬤合谷穴——紓緩頭痛

位置: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肌肉,俗稱「虎口位」。
功效:合谷穴是止痛大穴,主治頭痛,有醒腦止痛作用,亦能疏散風邪、開關通竅、清泄肺氣,以及和胃通腸。
按法:朝食指方向按壓,注意不是朝掌心按,按壓時會有痠脹的感覺。用大拇指揉按對側手的合谷穴,每次揉按5秒,按壓10次,交替按壓另一隻手。
⬤少商穴——紓緩咽喉痛

位置:拇指末節橈側,距指甲角1分處。
功效:醒神、利咽、清熱,用於咽喉痛。
按法:用指甲按10秒,按至微微痠脹感,放鬆一下後再繼續按摩2次。
⬤迎香穴——紓緩流鼻水

位置:位於鼻翼兩側,眼睛中心點垂直往下,約處於法令紋位置。
功效:可通鼻竅,散風邪,用於鼻塞、流鼻水、鼻炎等。
按法:每日早晚按左右穴道各一次,以雙手食指指尖按壓5秒,休息5秒,再按揉1分鐘。
⬤尺澤穴——紓緩咳嗽

位置:位於手肘內側橫紋上,手心向上,外側往內1指寬處。
功效:清宣肺氣,瀉火降逆,用於咳嗽、喘息及氣逆。
按法:每日早晚按左右穴道各一次,按壓5秒,休息5秒,再按揉1分鐘。